6月28日,南京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季勇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循環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雜志上發表題為《線粒體GSNOR通過去ANT1巰基亞硝基化修飾保護心臟功能》(Mitochondrial GSNOR Alleviates Cardiac Dysfunction via ANT1 Denitrosylation)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首次發現GSNOR在心肌細胞線粒體定位,并明確線粒體GSNOR(谷胱甘肽還原酶,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通過調控線粒體蛋白ANT1(腺嘌呤核苷酸轉位酶1,ADP/ATP translocase 1)的巰基亞硝基化修飾影響線粒體功能,參與心肌重構和心衰進程。
氣體信號分子一氧化氮介導的蛋白質巰基亞硝基化修飾通過影響靶蛋白的結構、活性、定位和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等功能在多種疾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者前期研究發現,GSNOR作為一種去巰基亞硝基化修飾蛋白,在心肌肥厚時,其表達降低促進靶蛋白巰基亞硝基化修飾水平增加,促進心肌肥厚。以往認為GSNOR主要是一種定位于胞漿的蛋白質,我們利用GSNOR心肌特異性敲除小鼠構建心肌重構模型時發現GSNOR敲除會顯著加重線粒體功能和結構紊亂,但是其線粒體的調控作用及方式仍不清楚。
該研究揭示了新的GSNOR亞細胞定位,并證實了線粒體定位的GSNOR通過調控ANT1的巰基亞硝基化修飾對線粒體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研究揭示了心肌重構等相關心血管疾病發病新機制,為相關疾病的預防、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潛在治療靶標。
本研究由南京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季勇教授團隊與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韓藝教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崢嶸教授、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謝利平教授共同合作完成。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心腦血管藥物重點實驗室唐欣副教授、趙爽副教授及劉潔瓊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該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及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CRESAHA.123.322654
(素材來源:季勇教授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