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第四臨床醫學院呂凌教授課題組在細胞出版社旗下《免疫學前沿》(Trends in Immunology)雜志在線發表題為《靶向腫瘤浸潤調節性T細胞的代謝》(Targeting the metabolism of tumor-infiltrating regulatory T cells)的觀點文章。該論文系統總結了該團隊及國內外同行在腫瘤代謝調控TI-Tregs功能領域的最新進展,提出靶向代謝對于特異性清除TI-Tregs的重要潛力和意義,并著重歸納了未來的研究重點。
在精準腫瘤治療時代,盡管靶向腫瘤代謝治療與免疫治療配合進行,但由于忽視了腫瘤微環境(TME)中免疫細胞的代謝,導致其抗腫瘤療效并不穩定。腫瘤浸潤Treg細胞(tumor-infiltrating Treg cells, TI-Tregs)是一類獨特的免疫細胞亞群,其能克服代謝限制(缺氧、酸性、營養匱乏)的腫瘤微環境,并繼續維持自身的免疫抑制功能。然而,當前的Treg靶向療法特異性不足,易誘發系統免疫失穩和繼發自身免疫疾病,成為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何精準靶向并清除TI-Tregs是腫瘤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
研究表明,TME的免疫抑制和代謝障礙是當前腫瘤治療進展有限的重要原因,并首次提出了以下兩個基本假設:一是TI-Tregs會損害免疫治療和靶向代謝治療,是兩種治療方法的共同障礙; 二是基于代謝的靶標可能為TI-Tregs消耗提供高效、安全、可控的方法。并從TME中增加(ROS、乳酸、脂肪酸和膽固醇)或減少(氧、葡萄糖、色氨酸、谷氨酰胺和精氨酸)的代謝產物可重塑TI-Tregs的功能,以及靶向代謝的藥物可通過調節TI-Tregs影響抗腫瘤治療療效兩方面論述了上述假設。研究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著重聚焦于:靶向腫瘤細胞和TI-Tregs共同的代謝靶點;利用多組學剖析Treg的代謝;干擾Treg穩態和表型轉化相關的靶標;通過藥物組合進行更多的臨床研究,以期通過將免疫代謝與免疫治療相結合的方法來幫助克服免疫治療中的代謝障礙。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肝膽中心古鑒副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我校第一臨床醫學院王一鳴和黃天寧碩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項目得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肝臟移植與移植免疫創新單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等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cell.com/trends/immunology/fulltext/S1471-4906(23)00109-6
(供稿/呂凌教授課題組;審核/古鑒)